地址:武漢市洪山區華中農業大學天惠樓四樓
網址:www.alaseelveterinary.com
電話:027-87581928;13807175673
傳真:027-87581928
近年,我國農作物病害發生嚴重,除了廣受關注的真菌性病害外,還有一類病害不可忽視,那就是細菌性病害。特別是這兩年,我國臺風、暴雨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繁,高溫高濕環境高發,導致細菌性病害加重發生。據了解,我國細菌性病害目前發生面積在1.2億畝次,且發生頻率高,有逐年加重趨勢。
有人估計,我國細菌性病害防治目前市場容量已經超過20億元,成為農藥行業細分領域的一片藍海。
6月14日,我國Z后一個農用硫酸鏈霉素登記證到期,不再續展,意味著兩年后在我國細菌性病害防治藥劑中,農用抗生素將退出歷史舞臺。據了解,禁用硫酸鏈霉素主要是考慮到硫酸鏈霉素是農用抗生素,應用到蔬菜瓜果等作物后,會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富集,從而產生風險。
作為細菌性病害防治Z常用的藥劑之一,農用抗生素在細菌性病害防治領域曾占有近30%的市場份額,此次全面退出為市場留出了近6億的市場空白,也為其它新型細菌性殺菌劑騰出了諸多增長空間。
細菌性病害導致20%~30%減產
細菌性病害是由細菌病菌浸染所引起的病害,在高溫、高濕的條件下容易發病,其癥狀表現為萎蔫、腐爛、穿孔等,如遇潮濕天氣,在病害部位溢出細菌粘液,有明顯惡臭味,這是細菌病害的重要標志。常見的有軟腐病、潰瘍病、青枯病等。植株受到細菌性病害侵染后產生的病狀有斑點型、葉枯型、青枯型、潰瘍型、腐爛型和畸型。生產上常見的細菌病害有黃瓜細菌性角斑病、辣椒青枯病、番茄青枯病、白菜軟腐病、馬鈴薯環腐病、柑橘潰瘍病、桃細菌性穿孔、果樹的根癌病等。
據了解,全世界細菌性作物病害約有500多種,我國主要的細菌性作物病害有60~70種。與真菌性病害相比,細菌性病害盡管發生面積相對較少,但一旦發生,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卻是巨大的。據估計,全世界馬鈴薯每年因細菌性病害減產25%。有行業人士表示,一般細菌性病害會造成農業生產20%~30%的損失,如果不及時加以防治,嚴重發生時甚至會造成農作物絕收。
細菌性殺菌劑有哪些?
目前我國有哪些細菌性殺菌劑產品?這些產品在防止細菌性病害方面有哪些優劣勢?在農用硫酸鏈霉素退出后,哪些產品Z被市場看好呢?
作為農作物病害的一個小眾細分領域,細菌性殺菌劑產品并不多。據統計,我國細菌性殺菌劑目前有效成分僅15個,農業部登記細菌病害的細菌藥劑登記證僅42個,且以國產為主,國際六大農化巨頭研發極少。目前常用的細菌性殺菌劑主要包括銅制劑(有機銅、無機銅)、農用抗生素(兩年后將全部退出市場)、噻唑類和微生物制劑四大類。
近年,有機銅類品種由于有較好的混配性和較高的安全性,市場占有率提升速度較快。不過,它的Z大缺點是,產品價格普遍較高。
噻唑類Z早用于防治水稻白葉枯病,但白葉枯病已不是重要發生病害;近年因為經濟作物面積擴大,細菌病害發生普遍,才又煥發活力;該類化合物在離體條件下無殺菌活性,對土壤中細菌防治受限;同質化競爭普遍,是防治植物細菌病害常見產品。
無機銅類殺菌劑的優點是效果快,價位較低,成本上有比較優勢。但它的缺點也很突出:容易產生藥害,在花期和幼果期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;可混性比較差,傳統的銅制劑多為堿性,不能與其他農藥混合使用,需要單獨使用,增加了用工成本,而且極易錯過Z佳病害防治期。
微生物制劑被肯定與看好
目前,被國內眾多行業人士看好的是微生物制劑。如熒光假單胞桿菌、枯草芽孢桿菌等。此類生物農藥一般對環境安全,對土壤有改良作用,可保障食品、動植物和人類的健康和安全,已經成為新興的安全環保的細菌性殺菌劑,發展潛力較大。
隨著我國農藥零增長計劃的實施和對環保的日益重視,安全高效的細菌性殺菌劑將迎來較大發展空間。尤其微生物制劑,作為生物農藥,因其安全、環保,近年來受到無公害蔬菜基地、出口蔬菜基地、綠色食品基地和有機食品基地的追捧和歡迎。